学校首页

陶星松:职业本科高校教学合格评估要有“超越”视野

  • 2024.04.22
  • 本科职教

2021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指标要求》),共8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50个观测点,并列出了教学合格评估的基本要求。这一文件的出台,既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以下统称“职业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通过合格评估来促进学校合理定位,改善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的关键形式。实践中,职业本科高校要全面研究和悟透《指标要求》的具体指标要求和深刻内涵,在此基础之上有所突破和超越,避免陷入评估指挥棒办学的泥潭而失去自主发展的动力。

一是不受指标限制而失去学校自身特色。职业本科高校教学合格评估如果利用得好,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认识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校看清楚未来发展的方向。合格评估的重点是考察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基本教学管理和基本教学质量,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学校教学改革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指标要求》对应职业本科高校情况来编制,它具有宏观性和普遍性,在对照相关指标和要求来建设时,应体现职业本科高校的自身特色。职业本科高校既不是原来专科、高职等的简单拓展,又不能照搬传统大学的模式,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新的办学模式。只有在《指标要求》共性的指标要求基础上塑造探索创新,凸显特色,才能不陷入“同质化”办学的困境。

二是关注量化指标的同时更要深究背后的改革。职业本科高校如若只是对标《指标要求》中的8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50个观测点进行达标建设,而未深究数量背后的“东西”,则可能会失去内涵的发展,那么就将会出现形式上达标,内涵式务虚的“假象”。在当前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职业本科高校的办学条件未能及时跟上规模超常扩张的需要,质量已成为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职业教育必然从规模扩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但这并不意味着数量上停止增长,而是要以质量保证为前提的扩张。所以,职业本科高校职业要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并为社会需要培养相应技术技能人才。但真正优良的职业本科高校也不能完全被动地跟着社会和评估指标走,而是在分析社会现实需要的基础上,科学预测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并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只有这样,职业本科高校才能立足社会、服务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

三是要超越《指标要求》的阶段性评价,面向未来持续创新发展。教育部将以《指标要求》对职业本科高校进行合格评估,这实质上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阶段性的认证与督查,它具有阶段性特点。因此,职业本科高校在面对合格评估时,要结合学校实际理解指标体系,不要用“过关”思想来机械地理解,《指标要求》是专家把握的尺度,不是学校的建设目标,学校的建设目标应是为社会发展进步不断培养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这需要职业本科高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以持续发展的姿态和行为来迎接和开展评估。现实中,那些只注重评估“合格”,关注阶段性的“过关”和“漂亮的数字”,没有科学规划后续阶段发展的学校,难免遭遇发展危机。

总之,职业本科高校通过教学合格评估,有利于明确办学定位、规范办学过程、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职业本科高校应正确认识《指标要求》内涵,在整体达标的基础之上,有所突破和超越,使学校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Baidu
taptap点点亚洲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