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舞蹈学院赴封开县开展教学能力及非遗传承专题培训
为拓展教师专业视野,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落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战略,2025年4月19日至20日,taptap体育开户音乐舞蹈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赴肇庆封开县开展教学能力提升与非遗传承专题培训,通过理论学习与实地采风相结合的形式,助推学科建设与地方文化服务能力双向提升。
开班仪式现场
4月19日开班仪式上,王鸿昀院长强调培训旨在“构建教学与非遗保护协同创新机制”,范晓君副院长及行业专家袁巧平分别就培训目标与校地合作方向作专题发言。袁巧平随后开展《肇庆山歌》专题讲座,袁巧平以自己的音乐创作为例,分析了封开民歌的旋法、节奏、节拍、表现手法、音乐风格等方面的特点,让参会教师领会到原汁原味的封开民歌神韵。这既是一节实景式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育,也是难得的沉浸式民族民间音乐体验。范晓君副院长总结时提到:作为一所地方高等职业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师,理应对当地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袁巧平讲座
王鸿昀院长进行了《非遗艺术、传统舞蹈引进校园走向舞台活化运用》讲座。她从自己的经历讲起,从不了解不感兴趣到成为非造的研究者的蜕变。为我院的青年教师们作出了表率。王院长结合实践经验提出非遗教学转化路径,为课程创新提供新思路,对教师们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鼓励教师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研究兴越随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在科研上取得成果。
王鸿昀讲座
4月20日,教职工乘船沿贺江开展采风,在山水实景中聆听非遗传承人原生态山歌演绎,采集民间艺术素材。
实地采风
下午范晓君副院长通过《民间音乐传承保护》讲座,系统阐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保护策略。系统梳理“田野采集-学术研究-教学转化”的全链条保护模式,并特别强调:“作为地方高校教师,我们肩负着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使命,必须成为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度解读者和创新传播者。培训最终在结业仪式中圆满收官,形成多项教学改革方案。
范晓君讲座
本次培训通过校地联动强化了教师队伍非遗传承使命感,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发特色课程奠定基础。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以非遗文化研究反哺专业建设,打造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培养体系。
供稿:王俊健
初审:王刚
复审:王鸿昀、范晓君
终审:郑天宇